股骨骨折
髖部骨折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,兩種最常見的髖部骨折類型是股骨頸骨折. 以及股骨轉子間骨折。 髖部骨折的終生風險很高,女性約為40%~50%、男性約為13%~ 22%;風險增加 ...
手術後為了減輕傷口疼痛及肢體腫脹,依醫囑給予傷口冰敷,每次15~30分鐘。休息時間必須超過30分鐘為宜,一日以3次原則。
股骨頸骨折主要表現為疼痛、行動受限,以及患肢縮短或外翻。通常,跌倒是導致此類骨折的主要原因,尤其是老人跌倒後,髖部疼痛且無法行走,就要高度懷疑股骨頸
一般而言,只有發生髖關節骨折或是脫臼才會顯著影響到股骨頭的血液循環,所以並不是一般的跌倒扭傷就會導致壞死,其中又以髖關節骨折後導致的缺血性壞死最為
在股骨頸之外的近端股骨骨折,無論年輕人或長者,穩定型骨折通常採用加壓活動式髖螺釘,不穩定型骨折通常選擇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。
髖關節骨折是老年人跌倒最常見的骨折類型,根據骨折位置的不同,可分為股骨頸骨折、轉子間骨折和轉子下骨折。其中,股骨頸骨折常見於60-75歲的患者,因股骨頸
股骨轉子間骨折通常以骨折復位內固定治療為主。傳統使用動態髖部螺釘鋼板固定,但對於高齡患者骨質疏鬆嚴重,或是粉碎的不穩定型骨折,因鋼板固定於骨頭外面,在力學上,無法